-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台州线上开展海洋蓝碳交易
更新时间:2023-12-07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本次贝类碳汇,成交。”日前,一笔海洋蓝碳(贝类)线上交易——大陈岛贻贝养殖固碳项目碳资产交易,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完成竞拍确认。浙江水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10.05万元的总价,拍得大陈岛2223吨贝类碳汇,折合人民币45.2元/吨。
据介绍,本次拍卖的大陈岛贻贝养殖固碳项目碳资产,由椒江区大陈镇全体贻贝养殖户创造,涉及2016年—2023年大陈镇贻贝养殖产生的碳汇量。
这一碳资产由大陈镇及镇各村集体共同注资成立的台州市椒江大陈岛惠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双碳”大陈数字化平台进行碳汇量核算并线上公开竞拍。所获得的10.05万元,部分将留存于大陈共富基金,用于海洋生态保护,部分将回馈给贻贝养殖户,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本次贝类碳汇顺利竞拍得益于大陈岛丰富的碳资产。“大陈岛共有6家贻贝养殖户,养殖海域近300亩。”大陈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碳交易市场机制,释放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并回馈给养殖户,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赢。
据介绍,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中,约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并固定储存于海洋生态系统,这部分的碳被称为蓝碳,即海洋碳汇。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