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AI赋能!河源开展专项培训解锁非现场监管“新密码”
更新时间:2025-04-28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为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水平和执法装备使用效能,深入推进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近日,河源市生态环境局举办2025年河源市生态环境执法新技术新装备运用培训班暨执法装备实战实训。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督科、各分局及江东新区、市高新区的近30名执法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和实战实训,通过“理论+演示+实操”的模式,开启了一场科技赋能的执法能力提升行动。

AI赋能智慧执法
解锁非现场监管新场景
培训会上,第三方技术专家以“数智赋能生态环境执法”为题,重点讲解了AI大模型在问题线索筛查、企业帮扶、案卷评查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真实案例演示,展示了如何快速筛查排污异常数据、智能识别隐蔽环境违法行为,极大提升了线索发现效率。
在研讨环节,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督科参训代表分享了AI在日常环境执法监管中的运用,并引导执法人员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各类监管平台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源城分局、龙川分局参训代表结合日常使用情况分享了利用AI辅助环境执法、信访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经验。

新装备实训见实效
科技赋能精准执法
在执法装备培训环节,专业设备工程师围绕无人机、暗管探测仪、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的理论和实操,先在会议室对设备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到企业现场进行演示操作和答疑。
实战实训环节中,参训人员在工业企业现场分组操作无人机、暗管探测仪等设备,开展模拟执法行动。无人机组通过操作无人机和运用搭载的热成像功能对厂区及周边进行巡查,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组运用设备识别周边特征污染因子高值点,暗管探测组利用电磁定位技术仔细摸排地下隐蔽管线和走向。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落实“科技赋能、智慧执法”相关部署的重要举措,全体执法人员应以学促干,加强人工智能运用,提升数智化线索识别和数据分析能力,并将新技术新装备与日常监管深度融合,持续提升非现场监管执法和精准治污能力,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