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山东济南市优化环评审批服务环境 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更新时间:2012-08-10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制度(即审批服务职能向审批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审批中心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向网上审批大厅集中;审批事项授权到位、审批窗口人员到位,网上审批运行监管到位),创新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按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积极推进环评审批流程简化、优化、放权、提速,并会同工商部门依法界定了工商登记环保前置许可范围,扶助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对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基础工程等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绿色通道,先后对10个“十艺节”项目和6个“北跨”重点项目主动服务,优先安排技术评估,优先进行项目审批,在市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的132个已供地重点工程项目中,已经批复环评项目72个,在涉及建设手续许可的部门中办结率排在首位。
二是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快增长,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对不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项目一律拒批。对涉铅等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等行业的建设项目,严格落实环保部、省环保厅的审批权限和有关要求,对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未有环境风险预案的一律拒批。今年上半年,共初审建设项目249个,审批建设项目155个,拒批项目1个。同时,严把项目验收关,对未落实环评意见的、未落实风险预案的不予通过验收,确保验收一个,稳定达标一个。今年上半年,共验收80个建设项目,对在验收审查中3个批建不一的项目,责成建设单位进行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