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

数字生态分论坛在榕召开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专题汇报生态云建设成果

更新时间:2019-05-08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

    56日,由生态环境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在福州召开。此次论坛以大数据引领生态环境管理转型 助力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大数据运用,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会上,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专题汇报了福建生态云建设成果。

  付朝阳指出,福建生态云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省战略和数字福建重要决策的融合产物,也是当前各省如火如荼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前生态云平台应用已经融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一个案例

  实施大气联防联控,精心呵护福建蓝。付朝阳表示,福建的空气质量总体很好,但高位运行压力也很大,特别是近年来臭氧污染成为我省占比达到86%的污染物。在防控臭氧污染方面生态云平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20187月份的一次臭氧污染联防联控实战为例,付朝阳汇报了生态云平台在大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发布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响应、精准管控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去年以来,全省通过联防联控减少了50%以上的污染天数。

  第二个案例

  开展流域精细管控,打好碧水保卫战。目前通过生态云平台已建立全省水系一张图,与相关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实时调度,实现了水质的常态化、实时化、应急化监管。以厦门隘头潭断面为例,在发现该段面水质超标后,通过生态云平台进行溯源分析、精准排查,形成排放清单后推进精准治理,并通过生态云平台对治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个案例

  一市一会商,畅通末梢夯实职责。生态云平台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点多面广、基层力量不足,监管薄弱、层级过多、末梢不畅、沟通互动不足等问题,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今年4月,省生态环境厅和龙岩市的主管市长通过生态云平台进行一市一会商,通过平台面对面推送问题清单,进行信息汇聚研判,提出整改措施,上下联动推进整改,并对整改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同时进一步夯实了网格监管,打通了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监管对象到元、监管要素到元、监管力量到元、联合指挥到元。

  第四个案例

  亲情服务,促进企业实现绿色领跑。我省在今年410号开通全国生态环境领域首个省级亲清服务平台,实现进门好办事,做到一个门户、一号通行、一网通办、多表合一。实现服务更暖心,做到有政策指导、有亲情提示、有咨询互动、有治理方案。实现守法更自觉,创新实施一企一档、增强互动互信、实施差别监管、强化信用奖惩。亲清服务平台入选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

  回顾福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应用过程,付朝阳介绍,自2001年开始,福建省就结合数字福建建设,着手构建环境监控、监管、服务的信息化体系。20185月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项目一期重点打造了一中心、一平台、三大应用体系。目前生态云二期已启动建设,并已开发生态云驾驶舱,让操作者能够随时可以看数据、做决策 。

  在亮点和特色上:

  一是立足“高”,构建全省“一盘棋”、一体化、一朵云的大格局,并出台了二十余个标准规范。

  二是着力“通”,主要是体现数据的汇通和业务的汇通,纵向做到部—省—市—县(区)四级打通,横向做到20余个相关厅局数据汇聚至生态云平台。

  三是力求“透”,改变了传统的生态环境管理的模式,实现了去层级的扁平化管理、真正以问题为中心的去传统行政中心的管理、全程可溯的开放式管理。大数据分析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可遁。

  四是激发“活”,主要在两个方面,即末端数据的采集活和企业主体活。生态云采用了基于AI的信息采集系统,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终端以及无人机、无人船、微信、视频直播等,实现可视化、模块化、智能化。第二个“活”是千家万户的企业进入云平台,使企业的主体责任活了,主动和我们一起做好亲清服务。

  五是致力“用”,主要是广泛推进生态云平台的应用,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生态环境数据智变引领环境管理的质变。

  下一步,福建将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重要指示要求,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共同创建“数字生态”示范省。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针对生态云应用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继续“强平台”。

  二是紧密跟踪数字生态的前沿热点,持续“促发展”。

  三是推动实现“五化”,即立体化、智能化、深度化、法治化、安全化。

附件

主 办: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5895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0884号

邮 编:100029
技术支持: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