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数据”驱动“应用”发力 山东以开放共享姿态拥抱数字化
更新时间:2022-07-01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信号灯会“思考”,按照它的提示可以一路绿灯;城市管理有“大脑”,哪里有问题可以精准定位解决;仅凭一部手机,坐公交、逛公园、去医院全搞定……享受数字化带来的智慧生活,这在山东已然成为常态。山东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拥抱数字化,而后者也正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山东省培育了一批“算量+算法+算力”特色大数据企业,同时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工程、工业互联网“个十百”工程等,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数字“兴业”成效突显。山东省累计认定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个,带动上云用云企业26.9万家,各类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达232个,网络零售店铺增至171.2万家。2020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
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的同时,山东加快布局数字基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山东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0万个;建成各类数据中心204个,在用标准机架数超过23万。从2019年10月推动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省级试点,山东分三批先后将16个设区市、76个县(市、区)纳入新型智慧城市试点范围,市级覆盖率达到100%,县级覆盖率达到72%。各试点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创建工作,构建“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