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

贵州:用“智慧”破解自动监控难题

更新时间:2024-05-29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

 
图为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工作人员。
受访者供图
 
  修改参数、软件模拟输出数据、稀释监测样品、断开管路……企业在环境监测数据上弄虚作假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为解决环境监控难题,近年来,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牵头构建了污染源自动监控智能监管体系,制定了污染源自动监控非现场监管指南等长效机制应对挑战。不久前,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荣获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打造智慧监控体系,从源头阻断数据造假

  “贵州企业相对分散且偏远,以前,自动监控发出警报后,常出现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却发现自动监测数据、设备参数等早已发生变化的情况,这为部分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留下了时间和空间。”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洪涛说。这导致执法人员常常难以准确掌握自动监测设备的真实状况。自动监测数据“好看”了执法人员不相信、“难看”了企业不相信的尴尬局面由此产生。

  2018年,洪涛就曾参与查处过一起企业安装数据造假软件伪造传输数据的案件。当时,执法人员向洪涛反映某工厂烟囱排烟状况存在异常。他前往查看工厂的自动监测设备,污染防治设施已经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了,监控平台上显示的数据却一直处于未超标的状态,企业拒绝提供台账等相关资料,也无法通过自动监测设备固定证据,最终是从其他方面入手,在他的问询下企业才松了口。

  为了解决“设备管不好,数据用不了”的难题,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改变了以往由企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以及传统工控机和数采仪的“全包”监测方式,在重点监管排污单位排污口统一安装污染源现场端智能监控设备和有线光纤传输网络,并负责运行维护。

  智能监控仪集监测数据、监测设备信息、关键参数、视频门禁监控采集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真实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多类监控信息同步上传。各类监控信息可实时叠加在监控视频画面之上,方便非现场证据采集固定。数据、参数状态、视频、运维电子台账等多种信息相互验证,形成了有效的证据链,固定违法证据不再困难。

  2023年7月,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发出警报,某煤矿COD自动监测设备在一段时间内超标后突然故障停运。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现场督察科副科长童星然随即查阅自动监控平台,发现该矿排口流量异常增大,且外排废水呈黑色,明显存在环境问题。随后,他调取了视频资料,发现该煤矿的工作人员在设备上传的参数状态均正常的情况下,进入站房拆解设备,使设备停止运行出现上传故障,干扰自动监测数据以逃避监管超标排放污染物。在掌握确凿证据后,执法人员立马赶往现场,那位工作人员在非现场平台固定的相关证据下,很快就承认了其违法行为。

  “自动监控智能监管体系成为发现违法行为的‘火眼金睛’,非现场固定证据链为违法行为的判定提供了强力的支持。”童星然说。

  制度建设为稳固环境监控效果筑起“长城”

  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的构建为贵州环境监控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但如何让排污单位配合环境监测工作,确保环境监控成果长效稳固,还需从制度和法规建设上下功夫。

  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工作方式的改变最为突出的是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安装污染源现场端智能监控等设备,同时负责运维,避免了企业自行安装监测设备而出现的“数据不信任”“设备不信任”的问题。

  为了让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的构建中,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召集主流设备厂商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设备升级改造尽量以免费的协议升级为主,不得随意向排污单位收取费用,减少排污单位改造负担。同时,制定出台《贵州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联网技术要求》,明确排污单位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需对哪些状态、参数进行上传,设备故障、维护、校验、反吹等部分人工标记内容由设备自动标记,提升数据标记准确率和时效性,减轻排污单位人工填报的负担。

       下一步,贵州省环境监控中心将不断优化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的建设,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非现场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智能监管能力,完善监控数技术审核相关内容、程序。同时,继续推进《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条例》立法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 

附件

主 办: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5895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0884号

邮 编:100029
技术支持: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