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山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智能化助力企业项目精准落地
更新时间:2024-08-23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在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的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杜冰洁正在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系统对一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选址进行智能研判。杜冰洁告诉记者,前几日,山西忻州一个铝土矿区块有少量资源位于优先保护单元,与水源涵养生态空间重叠,不符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基于智能研判结果和沟通,矿产资源区块优化调整了范围。
“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智能研判,是将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关口前移,有利于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合法有效开采,企业在投标时也能科学投资,降低风险成本。”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正处级监察专员牛培豪说。
山西省在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生态环境管控分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现共划分1599个环境管控单元。根据每个单元的特征,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单元一策略”的准入清单,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空间化、差异化、精细化。
2022年起,山西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上线运行,平台对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三晋通App等,面向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成果展示、查询、智能研判等功能。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300余个,访问次数近6万次,智能研判分析9000余次,导出研判报告8800余份。
牛培豪说,系统平台上线以后,使用频率比想象中高很多。“这说明企业在投资项目时越来越重视生态研判,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也越来越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