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生态文明的安吉实践
更新时间:2020-04-03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曾经,这里开山采石,烟尘笼罩、污水横流。现在,这里绿水青山,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浙江安吉,这个三面环山的小县城,在四十余年间经历了从“挖石头”到“赏风景”的巨大变化。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考察时,是如何评价当地做法的?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这里,又给当地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什么方向?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春日的安吉余村,到处青翠欲滴。多年前,这里并没有这样的田园美景,而是浓烟滚滚、污水横流。今非昔比的景象背后,是余村几十年来在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1978年,安吉全县人均地区总产值仅336元。急于丢掉穷帽子的安吉,把目光转向了工业。其中,“靠山吃山”的余村最有代表性:开矿采石、办水泥厂。虽发展了经济,但这种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污染,让人们的生存条件日渐恶劣。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了事关千万农民民生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大行动。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余村停掉了矿山、关掉了水泥厂。
如今,漫步余村,这里青山叠翠、流水潺潺,还可以看到不少农家乐和创意小楼。同样是“靠山吃山”,今昔对比,却有着本质不同。
安吉素有“中国第一竹乡”之称。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当地人想找到一棵饱满的笋要花上大半天时间。近年来,大片竹林恢复了生机,饱满的春笋已经随处可见。
随着当地空气、土壤、水质越来越好,安吉的白茶产业越来越壮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吉人种下一分绿、守住千番景,当地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