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边会并发表视频讲话
更新时间:2021-02-22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2月18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加强非国家主体对生物多样性承诺”主题边会以视频方式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发表视频讲话。
黄润秋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永续发展的血脉和根基,关系地球家园的未来。当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任重道远。
黄润秋强调,习近平主席多次发出聚首昆明、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的诚挚邀请。过去一年,中国政府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黄润秋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创造性提出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为期十年的长江禁渔计划,是全球同期新增绿地面积、造林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注重发挥企业、民间组织和公众的力量,已有多家企业加入全球森林贸易网络、23家民间机构共同发起“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5亿人坚持“手机种树”。
黄润秋强调,中国积极推进“沙姆沙伊赫到昆明”人与自然行动议程的实施,举办研讨会,加强沟通交流,广邀各方参与。中国呼吁广大非国家主体利益攸关方,共同应对挑战,积极响应行动议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边会由中国政府、埃及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