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中国—乌拉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在乌拉圭举行物资交付仪式
更新时间:2022-10-08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2022年9月29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援助乌拉圭应对气候变化物资交接仪式举行,中国驻乌拉圭大使王刚代表中方同乌教育和文化部长达西尔韦拉共同签署了援乌气象卫星移动接收处理系统的交接证书。
该项目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面向发展中国家建设10个低碳示范区、实施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提供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十百千”倡议和“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的具体举措和可视成果。双方于2019年11月签署物资赠送谅解备忘录,中方承诺向乌方赠送一套多星一体化卫星数据移动接收处理应用系统,用于支持乌方加强气象观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达西尔韦拉部长衷心感谢中国生态环境部慷慨捐赠并派技术人员来乌开展工作,表示该项目是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典范。乌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信该系统将为乌农业生产、环境监测、预防极端气候灾害提供巨大支持。乌方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同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更上一层楼。
中国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安排超过12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同时积极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累计在华举办45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赢得受援国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