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生态环境部与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局签署“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三方合作协议
更新时间:2023-04-13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2023年4月12日,“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高层论坛在京举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与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出席论坛并签署关于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三方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内容,生态环境部将和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局共同开发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项目,通过援助早期预警设备物资、举办能力建设培训班等方式,支持“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实施,为相关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灾害风险和早期预警能力提供帮助。
早期预警是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极大减少天气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2022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旨在为世界上所有人提供灾害预警系统保护,特别是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免受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一直以来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相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已向埃塞俄比亚援助气象监测微小卫星,向玻利维亚、乌拉圭、博茨瓦纳援助环境、气象卫星数据移动接收处理应用系统,并举办了以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为主题的培训班。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赞誉。
来源: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