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 联系我们
第一届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轮值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
更新时间:2023-12-29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12月17日,第一届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轮值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豫、鄂、渝、川、甘、青等7个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签署《加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备忘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陕西省副省长王海鹏出席并致辞。
会议指出,协同合作机制的建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实现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生态状况家底不清、生态保护工作针对性不强、区域协同治理不足等问题,要深刻认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准确把握形势,强化一体化保护、系统化支撑、机制化运行,在现状调查评估、问题发现整改、经验总结推广、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共同下好“一盘棋”,推动秦岭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持续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下一步,7省(市)要用好协同合作平台,相互借力融合,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做好秦岭生态保护各项重点工作,严守红线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