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概况
- 主要职责
-
承担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研究、设计、应用和推广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立项论证和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和汇总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承担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承担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双重管理;
承担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技术指导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咨询、交流与合作;
承办生态环境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 信息公开
- 信息服务
- 党群工作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更新时间:2019-05-09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5月8日上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生态环境部同步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主任章少民介绍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网信工作决策部署,改革和创新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理念、方式和途径,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统一集中,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发挥信息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印发了《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切实提高网信工作思想认识;二是全面加强网信工作统一集中;三是大力推动网信工作统筹规划;四是深入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五是着力强化网络安全管理防护;六是扎实做好网信工作推进保障。
《指导意见》明确了生态环境网信工作的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完成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全方位支撑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省两级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总体满足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和社会公众服务期望。
《指导意见》的总体框架可归纳为“133345”:抓住一条主线,提高三种认识,加快三大建设,强化三项安全,突出四个创新,加强五大保障。一条主线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网信工作“四统一、五集中”;三种认识是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信息化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三大建设是集约建设基础设施大平台、统一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统筹构建业务协同大系统;三项安全是压实网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四个创新是机构队伍、资金管理、数据管理、领导机制改革创新;五大保障是加强政治建设、廉政建设、资金保障、政策支持、队伍建设。
《指导意见》从思想认识、发展目标、体制机制、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是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网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