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形成的主要成效

更新时间:2017-01-29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

  信息能力项目的建设提升了环境信息网络覆盖与传输、环境数据交换与存储管理、业务应用支撑与整合集成、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与安全保障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1.实现了环境信息资源共享的全面突破

  信息能力项目建设的减排综合数据库(“一个库”)为环境管理业务提供了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建立了环境信息资源体系框架,对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流程进行了统一。上述建设成果使得环境保护部初步具备了全国环境信息资源统一集中管理的条件,实现了环境信息资源共享的全面突破,为环境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项目基础上,环保部建设了环境信息资源中心,2015 年完成了 15 个业务系统的整合、集成,涉及办公厅、总量司、污防司、环监局、环评司、应急中心共 6 个业务部门,涵盖总量、环评、应急、环境监察、固废和化学品五大业务领域。共集成数据 26 亿条,数据表 3300 多张,指标项 7 万多个,数据量约 2T,11 个系统实现数据实时动态更新。

  2.奠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的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是国家《“十二五”国家政务工程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的十五个重大信息化工程之一。目标是在信息能力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围绕解决国家现有突出环境问题,推动部委间、部内业务系统协同和信息共享,提升环境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生态环境信息提供服务。项目参与共建的单位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等 10 个中央级单位,总投资 49561 万元。信息能力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专网、综合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的数据资源整合及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支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精神,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并启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工程建设。信息能力项目的建设成果将支撑环境应急大数据、环境执法大数据、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大数据和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等应用,促进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 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重要的支撑。

  4.培养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积累了工程实施和运维经验

  信息能力项目组织了各类培训 73 期,培训人员超过一万人次。培训内容涉及项目管理、硬件、软件和系统开发等各个专业领域。通过培训,环保系统的各级信息化工作人员提高了项目管理、标准规范、网络、硬件、安全、数据库、应用系统、运维、系统软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掌握了相关的专业技能,建设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环境信息化技术队伍。

  随着信息能力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依托项目建设的运维管理平台,部项目办建立了部、省联动的运维管理体系。部、省两级运维管理人员在项目故障处理、应急响应、系统运行情况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保障了项目所建网络、软硬件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5.带动了全国各级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在信息能力项目带动下,项目成果在省级得到延伸应用,发展各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环境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的有利局面。例如,河北省建立的 2014APEC 会议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利用环境保护专网为 APEC 会议进行了有效保障;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建设了“1831”生态环境监控工程,集成了全省重点污染源、水质和空气自动站、辐射监控点等多项业务数据,在环境监控、信息公开、环境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在信息能力项目基础上,实现了全省硬件设备、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系统安全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运维。

  5.1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项目成果拓展

  北京市综合数据库平台基于数据共享机制,落实北京市数据共享管理办法,与北京市法人库、工商库关联。落实部污染源编码标准和代码管理,基于信息能力项目制订的数据标准,统一数据采集渠道,形成污染源排放清单一套数。北京市环保局数据中心拓展效果如图 6-1 所示。

  图 6-1 北京市环保局数据中心拓展

 

  5.2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项目成果拓展

  河北省作为试点省率先完成新建“四平台、三应用、两运管、一认证”的整体集成,并实现了与河北省部分自建系统的集成,是集成自建系统最多的省。利用环境保护专网成立河北省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和空气质量保障指挥平台,为 2014 年 APEC 会议和 201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进行了有效保障。2014APEC 会议河北省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如图 6-2 所示。

  图 6-2 河北省 2014APEC 会议运行保障指挥中心

 

  5.3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项目成果拓展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建设了“1831”生态环境监控工程,集成了全省重点污染源、水质和空气自动站、辐射监控点等多项业务数据,在环境监控、信息公开、环境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效果如图 6-3 所示。

  图 6-3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

 

  5.4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项目成果拓展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积极探索建设环境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在信息能力项目基础上,对重点污染源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环境执法、总量减排、监测监控、污染防治等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有效整合,相关数据已经用于本省生态补偿资金核定等业务。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效果如图 6-4 所示。

  图 6-4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

 

  5.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项目成果拓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把 2013 年作为“环境安全年”,连续开展了一号、二号和三号行动。依托环境监管与预警信息系统平台、视频会议、环境应急监测等信息化系统,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有效遏制了各种违法偷排现象,保障了环境安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效果如图 6-5 所示。

  图 6-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

 

  5.6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项目成果拓展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在信息能力项目基础上,实现了全省硬件设备、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系统安全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运维。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效果如图6-6 所示。

  图 6-6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应用集成拓展

 

附件

主 办: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5895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0884号

邮 编:100029
技术支持: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