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徐明教授: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潜在生态环境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07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2月29日,信息中心举办了2024年第2期生态环境信息化技术系列讲座。本次活动由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黄明祥主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碳中和讲席教授、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徐明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潜在生态环境应用”进行了专题授课和系统讲解。
徐明教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解读。他系统梳理了科研范式的演变过程,深入探讨了数据驱动科研范式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强调了传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徐明教授还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内部各概念间的逻辑关联和相互作用。在介绍大语言模型在观测与改进模型中的应用时,徐明教授不仅揭示了其背后的基本原理与影响,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此外,他还特别关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认为其有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交互方式创新、构建专业信息中心、辅助业务决策以及创建环境管理虚拟实验室等。最后,徐明教授详细介绍了天工AI的开发历程和实现思路,充分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他指出,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有可能为科研、产业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为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黄明祥主任表示,徐明教授以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前瞻性强、见解独到、富有启发的人工智能专题辅导课,使我们对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我们未来在生态环境信息化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黄明祥主任鼓励大家结合这次讲座的内容,加强学习、创新思维、提升能力,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生态环境管理的驱动引领、业务支撑、智能应用等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支撑。


供稿:大数据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