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2024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发言集锦 (第一期)

更新时间:2024-06-12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

编者按:

  2024年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召开期间,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在福州市组织召开2024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研讨会。现将研讨会发言内容编辑成两期集锦刊发,供大家参考。本次为第一期内容,主要就2023年数字化建设成果、典型应用场景进行经验交流。

  部信息中心:强化数字技术支撑 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煜欣介绍了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年度重点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2023年,部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巩固提升智慧应用、数据赋能、安全保障专业板块,基础保障更加有力,业务支撑持续深化,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重大活动空气保障指挥平台支撑完成杭州亚运会保障任务;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一体化支撑碳市场管理;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平台问题线索识别精准度提升至80%;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完成框架方案编制申报,生态环保信息化工程和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中心参与编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生态文明纳入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等。同时,积极促进交流合作,通过生态环境信息化讲座、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化分会等活动加强交流,与多个地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全面长期合作机制。下一步,部信息中心将重点开展数字生态文明体系研究、构建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等工作,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业务应用智慧化水平,扎实做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为加快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重庆: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提升



  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余游围绕构建数字生态环保体系交流经验。按照“数字重庆”总体部署,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锚定“1361”总体构架数字政务系统生态环保跑道,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发展平台。突出“三个强化”(强化统筹推动、强化纵横贯通、强化规范建设),聚焦“三个打破”(打破条块分割、打破数据分散、打破指标分离),运用“三种思维”(融跨协同思维、“一件事”场景思维、系统创新思维),注重“三个引导”(管理制度工作引导、数据底座技术引导、建用一体业务引导),着力“三个推动”(推动图表融合、推动国家试点、推动重大应用),整体谋划,推进核心业务梳理、数据归集、典型应用和综合场景建设,打造了“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等多跨协同、量化闭环的重大应用,并发挥实战实效。

  海南:环保信用分级管理 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信息化专员席俐鹏围绕环保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建设应用交流经验。海南省企事业环保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基于《海南省企事业环保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规定的工作流程与评价机制进行设计建设。系统通过评价对象全覆盖、评价流程全贯通、评价结果全面应用与共享,全方位支撑了全省环保信用评价工作,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行政管理效率及环保合规性,推动打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的良好营商环境。下一步,系统将继续推进功能升级,实现信用信息全流程跟踪、全过程溯源,实现可信管理和可信交换,同时推进“重点污染源信用监管”社会信用应用场景建设,实施重点污染源“二维码”信用监管,探索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联合惩戒管理。

  深圳:打造BIM+CIM的典型数字孪生应用 助力非现场执法能力提升


 
  深圳市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怀洲重点分享了BIM、CIM等关键技术助力生态环境远程执法方面的经验,介绍了BIM+CIM的典型数字孪生应用在水质净化厂精细化管控、建筑工地噪声非现场执法、危废远程执法等典型应用场景中的创新点:一是构建空间基底,实现高拟真场景实时渲染,二是空间视频融合,打造虚实结合的数字孪生场景,三是构建生态环境远程执法业务三维实景展示体系。案例实施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管行政成本及环境事故经济损失,促进了CIM技术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落地,有利于创新生态执法监管模式、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利用等,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四川: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



  四川省环境信息中心副主任陈豪就四川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有关情况作典型经验交流。四川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通过多源数据汇聚,并基于信息化服务要求,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智慧化管控信息化“底图”;依托空间大数据技术手段,充分考虑并解决大量空间数据计算的查询问题和需求,提升了智能辅助决策支撑能力;提供多渠道信息化服务途径,并开展优化更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保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基础上,辅助招商引资工作,助力全省营商环境的提升改善。

  河南: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环境监管 助力非现场执法能力提升



  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监控部副主任杜鹏介绍了河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应用的典型经验。污染源自动监控智慧监管体系接入全省近7千家排污单位近1万个排放口数据,采取“省级统建、市县共用”的模式,在减少重复投资建设的同时,有效提高系统交互性、协同性。系统深化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围绕固定污染源监管开展问题分析、风险预警、执法辅助等信息化创新应用,在加强污染物排放事中事后闭环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贵州:加强数据梳理融合 构建全省固废监管“一盘棋”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电子政务中心工程师廖崇静介绍了贵州省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用的典型经验。系统建设强化多源数据汇聚、整合,构建了全覆盖的固废管理数据申报和采集机制;推动医疗废物全流程监管,实现全省数千家医疗机构和所有38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之间的医疗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监管;提升固废智慧化监管能力,通过大数据融合分析,真正做到固废数据“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全程留痕”。应用成效方面:一是为企业减负,提高数据质量;二是构建省、市、县(区)危险废物一体化信息化监管平台,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三是实现实时预警、提升智慧化监管能力。

供稿:规划发展部 

附件

主 办: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5895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0884号

邮 编:100029
技术支持: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