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生态环境大模型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监测监管与风险预警体系”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更新时间:2025-03-26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3月24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基于生态环境大模型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监测监管与风险预警体系”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主任汪海洋、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处长马强、土壤生态环境司处长任静、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杨帆出席会议并讲话致辞,会议由信息中心副主任李蔚主持。
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利中担任专家组组长,成员包括中科院地理所陈同斌研究员、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郭观林研究员,以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原一级巡视员朱广庆、中科院地理所雷梅研究员、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绍俊正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财务专家尚玉梅。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黄明祥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详细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各课题负责人林斯杰高工、黄亚东研究员、何炜琪高工、李翔研究员、李建民高工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实施方案材料齐全,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项目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特点,紧跟技术前沿,创新性突出,预期成果对于创新土壤-地下水污染监测监管和风险预警模式,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由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来自各相关单位的4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启动会通过“顶层设计-专家把脉-团队落实”的研讨思维,进一步凝练了项目的核心科学问题与实施路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将深化生态环境大模型业务场景融合及协同决策机制,研发高效向量化技术、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知识增强技术、专业模型优化技术、复杂任务解析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撑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精准监测、风险预警和智能监管,切实服务好国家重大需求。
供稿:大数据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