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全国率先创新智慧信访应用
更新时间:2025-10-11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中山市以“三个赋能”推动生态环境信访法治化取得新成效。2024年,中山市生态环境信访量首次实现“三连降”,同比2021年下降30.03%,获邀于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工作培训班作地方典型经验交流,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山经验”。
信息赋能,科技先行,让数据多跑路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遥测、大气VOCs走航监测车走航监测、苏玛罐采样、现场车间排查等方法对漆包线车间采样监测
中山以“三个率先”构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新体系,率先实现全国生态环境领域国产化,依托100%国产化硬件和安全认证技术,率先打破数据壁垒,集成约50000条数据记录,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共享;率先部署运行Deepseek-R1大模型及先进算法,自主研发多效能信访模型,创新搭建“智能分导”—“智能办结”—“智能画像”的“三智”平台,通过构建12项模型、整合4大类数据源,运用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分析信访事项并提供办理建议。平台运行后,平均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降低约70%,信访审核效率较过往人工审核提高500%,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集、2024年度中山市法治实事项目。
法治赋能,精准施策,让群众少跑腿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专项座谈会,党组书记、局长杜敏,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成与黄圃镇某企业负责人会议交流
全市“一盘棋”推动生态环境信访法治化,健全“一办法、一清单、一通知、一要点、一引导图”工作机制,配套“日预警、周研判、月调度、季督导、年包案”常态化措施,运用人工智能协助实施分级预警分类处置。构建“三支调解队伍、一个法律顾问团、N名网格员”的“3+1+N”联合解纷模式,2024年至今,成功调解25宗案件,共对105宗生态环境信访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全市23个镇(街)织起一张覆盖139个社区和150个行政村的“党建+网格+信访”生态防护网。
监督赋能,四下基层,让诉求有着落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敏赴黄圃镇某企业现场督导,与该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
中山将“四下基层+科技赋能”融入调处化解,建立典型个案矛盾纠纷化解督办机制,运用人工智能排查信访典型个案,2024年至今已排查20个并实施督办。针对恶臭异味“楼企相邻”问题,创新溯源“问诊”、科技“巡诊”、专家“会诊”、环委“施诊”的“四诊”工作法,为化解信访矛盾提供技术支撑,成功化解6宗“楼企相邻”个案,服务群众近31000人次,相关工作成效获2024年中山市“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党建赋能类项目一等奖,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三等奖。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