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聚焦噪声执法监测 以精准数据支撑“静夜守护”行动
更新时间:2025-09-12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字体:大 中 小】
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污染问题,提升声环境质量,甘肃省嘉峪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履职,将噪声执法监测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强化能力建设、优化监测手段、严格质量控制、深化部门联动,为噪声污染精准执法、科学治理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一、夯实基础,强化执法监测能力建设
中心高度重视噪声执法监测的能力根基。一是配强专业队伍,组建噪声监测专项小组,定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标准、监测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与考核,确保人员持证上岗、操作规范、解读精准。二是升级硬件装备,对各类声级计、振动仪等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和更新,保障监测数据的合法性与先进性。三是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对突发性噪声投诉和执法部门的委托监测需求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到位。
二、科技赋能,优化立体化监测手段
针对噪声污染瞬时性、分散性的特点,中心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一是固定自动监测与移动手工监测相结合。在嘉峪关市辖区内功能区布设10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进行全天候连续监测,掌握噪声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利用手持式设备进行移动巡查和补充监测,精准捕捉异常噪声源。二是探索新型技术应用。试点应用声纹识别、声源定位分析等技术,辅助进行复杂环境下特定噪声源的识别和认定,提升监测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三、严格质控,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中心始终坚持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一是严格执行全过程质控。从监测方案制定、点位布设、现场测量、数据记录到报告编制,均严格依据国家规范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强化仪器与人员管理。所有监测仪器定期送至计量部门检定校准,现场监测前后均进行标准声源校准。加强人员监督,杜绝人为干扰和数据造假。三是确保数据链完整可靠。监测报告客观公正、清晰完整,详细记录监测时间、地点、气象条件、测量值、标准限值等信息,确保出具的每一组数据都经得起法律和科学的检验,成为执法办案的“铁证”。
四、联动协同,提升监测服务执法效能
中心主动加强与环境执法、公安、住建、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一是建立高效联动机制。明确工作衔接流程,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确保接到执法委托后,能够迅速开展监测,并及时出具监测报告。二是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在委托执法行动中,派出技术骨干配合执法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与监测,提供实时技术咨询和决策建议。截至目前共完成5起噪声委托执法监测。三是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定期对噪声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识别区域噪声污染特点、高发时段和主要来源,为区域噪声污染形势研判、重点监管对象确定、治理措施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推动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聚焦噪声污染防治的新要求、新技术,不断提升执法监测能力,以更加精准、科学、高效的监测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的宁静生活环境,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来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